愿每个女孩子,都无所谓被称为妇女!
点击“咸鱼法学”加入咸鱼联盟
愿每个女孩子,都无所谓被称为妇女
作者:咸狐狸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你说哪个女孩子,愿意被别人说成是妇女?》。联想到三月八日,现在被叫做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可就是没人叫妇女节了。这个“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究竟是哪里触了霉头?
有人说这是女性意识觉醒和地位提升的体现,恕不敢苟同。从形式上不过是换了一种表面上有更高或者支配性地位的女性称呼,以制造一种虚幻的满足感;从内容上则一如既往,男性向女性以精神或物质行为示好(俗称买包包)。
何况,商家的广告策略在背后作推手,营造出一种在今天“普天之下,莫非女臣”的奇怪氛围。可以说,不过又是一次商业对于女性和女权名号的利用,不但没有宣扬女权,反而加深了传统思想对于女性独立性的桎梏。
借用老师的一句话:“如今的三八节,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消费主义’与‘后女性主义’的合流”。
已满14岁的女性就可以被称为妇女,不过由于在日常语境中更多被用于称呼成年已婚甚至是有子嗣的女性,“妇女”二字与“人老珠黄”有意无意划上了约等号。即便如此,对妇女这一词的趋避仍让人有些意外。
女孩子爱美很容易理解,但难有例外地追求青春靓丽外表,其行为背后折射出的是主流评价体系下,女性对于年老色衰的惶恐,即便这并非女性唯一的价值所在。
“妇女”一词也意味着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得不承认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家庭对于女性自我价值实现更多起着消极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解决以及整体的女权实现除开女性自身努力,同时也需要男性的理解与支持。男女并非完全处于对立两面,可预见范围内,男女平权对于双方都大有裨益。更何况,天赋人权何曾区分过男女,无论男性女性,都应当消除成见,正视差异。
对“妇女”一词的趋避仍是女性精神弱势地位的反映,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黑人群体。
暂不谈禁说带有侮辱性质的nigger一词,好莱坞电影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反派只能是evil white。美国对于黑人群体的“政治正确”保护在另一方面反而孤立了该群体,将其特殊化,表面的和谐下进一步激发着暗中涌动的矛盾,这样的政策在川普上台之后立即爆发出显性问题。我对你的保护其实是默认了你低我一等。
如果要消解对“妇女”一词的不适感,就要从根本观念上作出转变,即年龄、容貌、婚姻等不必然造成女性自身价值的贬损,这种观念转变,既依赖于女性自我认知觉醒,也依赖于社会评价体系改变。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更非仅一步之遥,需要变革的方面有许许多多,目前最有现实意义的恐怕还是工作机会平等。
长路漫漫多险阻,为每一步而欢呼,三月八日正是这样一个里程碑。到了有一天,到了“妇女”这个词不会被刻意区别的时候,到了相关问题能够去敏感化的时候,那才真是个好时候。
现在也不是最坏的时代,如果你活得丰富而有深度,几十年以后,依然会有人爱你苍老了的脸,还有岁月的皱纹。
图文编辑:不正经的大剑
来稿请致
xianyufaxue@163.com
欢迎搞事
咸鱼联盟
我们是一直在努力翻身的法科小咸鱼!!!
想加入我们吗?
摁住试试~~